2025学术年会发言 | 深圳广电集团:《重塑内容生产 重构传播格局 重建激励机制广电传统媒体在系统性变革中的重生》

  2025年11月4日,在中国广电联合会2025年度学术年会上, 深圳广电集团代表以《重塑内容生产 重构传播格局 重建激励机制广电传统媒体在系统性变革中的重生》为题做主旨演讲。摘要如下:

  深圳广电集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重大战略部署,于今年5月20日举行改革大会,从内容、渠道、技术、产业、机制五个维度,强化新闻立台、全媒传播、技术引领、产业再造、机制重塑,全力推进系统性变革,绘就广电系统性变革的“深圳版本”。

  一、强化新闻立台,重塑内容生产体系

  进一步强化“党媒姓党”“政治家办台”理念,紧密围绕党委、政府核心工作,充分发挥主流媒体喉舌作用,精心做好总书记思想和形象的宣传工作,打造好“头条工程”“首屏首页工程”,守正创新做好政务报道,积极开展城市综合营销,争夺深圳新闻全国首发权,构建立体、多样化的传播方式。

  打破以往按频道、频率组织生产内容的模式,从内容生产端入手,根据内容生产专业性要求及资源集约化、高效化利用原则,升级组建新闻中心、卫视中心、国际传播中心、民生服务传播中心四大内容生产中心,各中心内容生产各有侧重,根据用户需求进行统筹分发。

  打破以往按广播电视生产流程组织内容生产再转换成互联网传播的模式,按照集中策划、统一采集、多元创制、全媒传播原则,重塑内容创意策划、产品制作、运营宣推等生产流程,加强内容产品整体采集、统筹策划、视觉设计和运营宣推,构建全媒体多元化专题内容生产机制,全面推进以全媒体内容生产传播为逻辑原点的内容生产流程再造和资源布局调整。

  打破以往传统收听收视评价模式,坚持以中宣部主流媒体全媒体生产传播评价体系的要求倒逼改革深化,全新建立集团全媒体优质内容评价、考核、激励机制,全面强化“内容为王”业务导向,真正做到用流量和效果说话。按照分级分类原则,制定集团层面和中心层面的考核评价体系,重点考核客户端日活、收看时长,以及重点账号的播放量、转发量、点赞量,包括导向、流量、质量、社会效益等维度,加大原创力、本地新闻首发率、独家性等考核力度。针对社会效益激励措施,设立1500万元专项奖励,对优质内容即时激励,最大程度调动积极性。

  二、强化全媒传播,重塑渠道传播体系

  打造“第一现场”新一代智能旗舰客户端。将集团旗下原壹深圳、直新闻、深爱听3个客户端“三端合一”,以“主流媒体精品内容+城市生活综合服务”为核心定位,以“互动+数智”为特色,进一步强化内容、运营、经营、技术四大能力,构建集团新闻资讯第一内容平台、本土生活第一服务平台、数智引领第一技术平台、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自主可控传播平台,真正成为集全媒体内容集纳、产品分发、活动交互于一体的超级入口。自客户端上线后,已完成所需组织架构、人员配置、工作机制、激励机制等各项工作,实现端内日活增幅18.4%;端外日活实现破万,增幅46.2%。

  打造“第一现场”“直新闻”两个大号。“第一现场”着重营造“即时感”“现场感”,让用户第一时间获取新闻动态;“直新闻”依托国际时政等优势资源,打造国际传播头部IP。

  打造特色化垂类栏目IP集群。在文化、科创、财经、时尚、教育等领域培育和壮大一批具有强大影响力的头部账号,打造多个新媒体矩阵及外宣新媒体账号矩阵。

  探索发展特色个人账号。打造一批网感强、特色鲜明的名记、名评、“名嘴”IP,提升集团新媒体吸引力和影响力。

  以更大力度精简精办频道频率。将资源与力量集中到新媒体和主力频道频率上来,积极推进关停并转收视不佳、定位模糊、功能重叠的频道频率,近两年关停比例接近50%。同时,优化调整保留下来的频道频率,做精《深视新闻》《第一现场》《直播港澳台》等品牌节目,更好适应全媒体时代发展需求。

  三、强化技术引领,重塑技术支撑体系

  打造数智媒体生产传播核心平台“深圳数媒”。打破传统广播电视制播架构,全面构建“创作、审核、传播、决策”全链路智能化内容生态,打造开放智能的全媒体多场景技术体系,构建集“策、采、编、审、发、评、馈”为一体的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底座。

  构建前沿视觉技术创新应用体系。积极推进超高清融合制播平台建设,于6月28日顺利开播深圳卫视4K超高清频道。积极推进XR、VR等前沿视觉技术创新应用平台建设,不断探索升级新视听科技拍摄系统和内容制作方式。

  构建智能化信息化创新运营体系。加快推进互联网、大数据等前沿信息技术创新,打造全国数智媒体运营新范式。依托“第一现场”旗舰客户端建设,聚焦智能推荐与客服、互动工具集、会员运营系统等功能板块强化互联网软件开发,不断打造深圳政宣精品、便民服务、深企商拓等多元化应用场景。

  四、强化产业再造,重塑产业经营体系

  升级五大产业板块。优化升级数字科技、文化金融、影视文化、数字创意、园区运营五大产业板块,充分整合优化内部资源,关停并转效益差、前景弱的下属企业,将集团二级企业数量从19家压减至13家,提升产业经营效能。

  重点发展平台经济与数字文化经济。全力推动深圳文交所承建的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加快发展,力争三年内实现年交易额突破千亿大关;以广东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为重要抓手,依托“广视优品”线上商城销售平台,加快建设线下“家乡味道体验中心”,并办好深圳广电主导的对口帮扶农产品文创设计大赛等重点项目;推动广东以旧换新公共服务平台“粤焕新”在当前行业增速第一的基础上,加快走入社区、构建回收体系、与第三方共同做好无废循环运营,力争年度回收总额超亿元,尽快跻身头部平台行列,为全国“两新”工作提供可复制的“广东模式”。同时,加快推动文旅智能体平台、“咣当”等重点项目发展,深耕城市文旅市场、消费市场。

  五、强化机制重塑,优化绩效支撑体系

  重塑考核分配机制。全面对标中宣部主流媒体全媒体生产传播评价体系,将互联网传播力、影响力作为主责主业的考核指挥棒,对市场化业务按市场化方式考核分配,加大员工考核分配力度,拉大分配差距。出台二次分配基本制度,在保障员工基本生活的同时,对员工绩效进行更大比例倾斜,真正做到“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

  改革经营管理机制。健全完善现代企业治理,加强日常经营高效化管理,加强整体产业系统化管理,加强重大项目精细化管理,加强风险事项集约化管理,进一步释放经营活力,适配新的改革发展需要。   

  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按照“大部分人员转战新媒体、一部分人员转岗新赛道、小部分无法适应人员淘汰分流”的原则,优化人才资源配置,打造全员全覆盖的人才培养规划,构建鼓励优秀人才主导互联网主战场的激励机制。面向互联网传播主战场,在确保电视广播优质内容生产和安全播出所需基本人力前提下,将总体人力资源的70%以上策采编播及技术力量投入到新媒体,全面激活采编人员新媒体创新创造能力,推动“正能量”与“大流量”的双向奔赴。

  接下来,深圳广电集团将持续对标行业一流,力争以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标志性成果,努力推动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全国一流的数智化传媒文化集团,以更好担负起新时代主流媒体的职责使命,为深圳加快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作出新的贡献。

附表:
文章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