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 勇担时代使命 | 中国广电联合会会长范卫平赴中国传媒大学讲授思政课
11月11日,中国广电联合会会长范卫平到中国传媒大学以“党的广播电视事业的诞生和发展”为主题,为中传学子讲授了一堂兼具思想深度、历史厚度与实践温度的思想政治课。

(思政课现场)
课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青年学子明晰广电事业发展脉络,树立正确传媒价值观,争做合格的新时代新闻工作者。
回望百年征程:
勾勒广电事业与党和国家同频共振的宏伟画卷
范卫平带领学员系统梳理了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历程,从世界广播事业的开端讲到中国广电事业的崛起,清晰呈现了党的广播电视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奋斗轨迹。

(中国广电联合会会长范卫平)
课程重点阐释了党领导下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四个历史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起步创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变革成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范卫平强调,党的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史,就是一部与党和国家命运同频共振、为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凝心聚力的奋斗史。
凝练宝贵经验:
筑牢新时代广电工作的根本遵循
结合百年发展实践,范卫平提炼出党的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十大重要经验。核心包括必须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坚持党对广播电视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党性原则,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宗旨。他强调,广播电视作为重要的意识形态阵地,必须把党性原则贯穿宣传工作全过程,确保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党的手中。
课程深入解读了“守正创新”“科技引领”“建强队伍”等关键经验。范卫平表示,从黑白电视到4K/8K超高清,从传统媒体到全媒体融合,科技创新始终是广电事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1800名从业者发展到2024年底106.58万人的专业队伍,人才始终是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这些经验既是历史的沉淀,更是新时代广电工作的行动指南。
锚定使命任务:
践行新时代广电人的责任担当
围绕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的中心工作,结合广电“二三四”工作定位和三大工作方向,范卫平深刻阐释了新时代广播电视工作的六大使命任务。一是坚持政治统领,把牢正确方向,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坚定文化自信,赓续中华文脉,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三是做强正面宣传,壮大主流舆论,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四是打造扛鼎之作,繁荣精品创作,推出更多反映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五是推动产业发展,增强事业活力,从传统产业向新媒体业务等多元业态转型;六是加强阵地建设,守土有责尽责,筑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线。
范卫平对青年学子寄予厚望,他强调,合格的新闻工作者必须牢记“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既要扎实掌握专业技能,更要坚定政治立场、锤炼职业道德。希望中传学子传承红色基因,发扬广电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未来在行业中发光发热,为推动广播电视事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贡献青春力量。

(思政课现场)
本次思政课是中国广电联合会深化与传媒高校合作、助力媒介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通过回顾历史、总结经验、展望未来,不仅让学子们全面理解了党的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逻辑,更激发了他们的历史自觉和使命担当。中国广电联合会将持续发挥行业组织资源优势,与高校携手搭建实践平台,为培养更多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新时代广电人才赋能助力。

(思政课结束领导合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