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学术年会发言 | 龚荣生:《在守正创新中深化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江西广播电视台(集团)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2025年11月4日,在中国广电联合会2025年度学术年会上,江西广播电视台(集团)党委书记、台长、董事长龚荣生以《在守正创新中深化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江西广播电视台(集团)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考与实践》为题做主旨演讲。摘要如下: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发展具有强大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国际影响力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从立破并举的先行先试,到“135”改革计划的深化进阶,江西台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和中国广电联合会的指导下,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把握媒体改革“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持续推进“思想+艺术+技术+平台”的融合创新,一体推进政治建台、新闻立台、精品优台、融合塑台、科技固台、产业富台、改革兴台、人才强台。
一、适应网络化生存,抢占舆论新阵地
一是树牢用户意识,从“大众传播”向“效力传播”转变。坚持把“深耕本地资源、有效服务本地治理”作为深化系统性变革的着力点。立足“红、绿、古”等特色资源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成立都市现场融媒体中心、五色(农业)融媒体中心、文旅融媒体中心、反诈融媒体中心,打造“江西人的数字家园”“今视频”客户端,建设“贴得近、及时应、群众认”的“赣问”网络问政平台,有效提升媒体桥梁纽带作用。
二是打通数据循环,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逐步打通广播电视和互联网传播之间、视听节目制作传播各环节之间的信息孤岛,让数据真正成为决策的“导航仪”。自中宣部建立主流媒体所办新媒体生产传播效果评价体系以来,江西台“今视频”客户端成为江西首个跻身全国前四的重点客户端,和相关重点账号28次入选全国地方媒体前二十。
三是做大自有流量,从“小屏优先”向“小屏为主”转变。加快自主可控的移动传播入口建设,追求正能量的大流量、高质量的大流量、自有端的大流量,构建以“今视频”客户端为“母舰”,“长天新闻”“都市现场”“热度新闻”等五大品牌账号为“旗舰”,各单位垂类主力账号为“副舰”,“1+5+N”的移动传播矩阵。索福瑞发布的《2025上半年省级台新闻传播概况》指出,江西台新闻融合传播指数居省级台头部阵营,网络传播指数保持头部优势。
二、加快数智化升级,培育发展新动能
一是赋能内容创新,从“工具升级”向“生态重构”转变。依托自主创建的人工智能实验室,相继研发一批人工智能原生应用,形成“技术赋能内容、内容反哺技术”的良性循环。去年以来,首创了中国红色文化创作和传播全媒体行动、“红色回声 礼赞英烈”主题诵读等“全国有影响、受众有反响”的品牌活动,创作了“双闪四跨”红色文化精品矩阵和《中国礼·陶瓷季》《大湖生灵》等弘扬中国文化、助力文旅体融合的上新节目,全台有22件作品获得中国新闻奖。
二是赋能精准传播,从“广域覆盖”向“精准触达”转变。坚持以数智化升级推动传播效能革新,研发基于价值判断、内容质量和用户兴趣相结合的“党媒算法”。截至目前,全台每月都有作品入选中宣部地方媒体“三好作品”。
三是赋能商业变现,从“广告依赖”向“多元盈利”转变。以“广电+”延伸主业链条,以“+广电”赋能千行百业,形成了“遇见乾隆瓷”“青花上河图”“探秘海昏侯国”沉浸式数字光影展等可复制推广的商业模式,营收利润保持较快增长。
三、实现集约化运营,激发内生新活力
一是精办平台,从“频道割据”向“垂类聚合”转变。分阶段推进业务单位“中心制”、管理部门“大部制”的集约化转型。一年来,分步关停5个产能过剩的频道频率,集中压减22家一级子公司,动态清理同质化节目栏目和“小散弱”新媒体账号。
二是精简人力,从“结构失衡”向“人岗适配”转变。以“内部流动+外部引进+动态淘汰”破解人才困局和人员冗余。动态压减非盈利业务和相关岗位,建立内部人才大市场,健全“一人一策”等市场化引才机制。
三是精细考核,从“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打破以职务职称为核心的传统考核定式,重视、重奖、重用创新、创优、创收骨干,统一构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激励容错机制和考核评价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