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学刊2018年第4期
■评论员文章
1 习近平新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最新发展成果/陆绍阳
■要载
4 加快新时代电视剧高质量发展 打造永不落幕的中国剧场
——在全国电视剧创作规划会上的讲话/聂辰席
■聚焦: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
12 论马克思新闻思想的形成条件及其历史贡献/郑保卫
16 马克思和恩格斯丰富的新闻实践和新闻思想/陈力丹
20 追忆和承传马克思的新闻初心/童兵
26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论来源与发展动力/雷跃捷
30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主要内涵/曹仁义
33 马克思恩格斯新闻思想简述/陈富清
■局台长论坛
39 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持续走红的启示/蒋强先 谢鸿鹤 邓雪
42 生存 进化 蜕变
——城市广播电视台的必由之路/陈晓光
■专论:地方政府新闻发布评估体系研究
46 新时期地方政府新闻发布评估体系构建及机制创新/胡余波
50 地方政府主题新闻发布圈层传播探析/宋珂
53 运用新媒体做好新闻发布探究/王誉俊
56 社会热点舆情回应策略分析/葛龙威 尹媛
■个案研究:《国家宝藏》的传播创新
59 《国家宝藏》的文化传播创新
/刘光磊 刘诗扬 饶婷 郭酉强
62 模式时代文化类电视节目的自主创新/王梅
65 《国家宝藏》叙事策略背后的文化自信/潘章仙 杨柳缨子
68 从《国家宝藏》看文化综艺类节目的叙事方略/方毅华 杨惠涵
71 让国宝“活”起来
——《国家宝藏》的立体性呈现分析/杨静
74 《国家宝藏》对职业院校中医文化教学的启示/熊国星
■讨论与思考
76 高校创业文化传播效能提升对策研究/陈洪源 陈焕红
80 广电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需处理好五个关系/荆华 石昌晗
82 地市电视台如何应对挑战更好发展/吕翔
85 传统媒体微信公众号运营现状与发展研究/刘激扬
87 广电向全媒体转型的关键/王圣志
90 网络传媒对高校教育的影响/李建
■电视剧研究
92 谍战剧之变迁及新时期的创新探索/赵玮
95 白鹿原上的“小世界”
——电视剧《白鹿原》中人物关系网络实证分析/朱海澎 栾慧勇
97 论当代影视作品中的女性主义
——以电视剧《欢乐颂》《我的前半生》为例/卢育娟
100 从《青恋》看浙江“三农剧”的突围/王剑
104 性别研究视野下的“大女主”电视剧现象评析/李智 李娉婷
■征文:第二届广西广播杯“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
108 广电媒体“一带一路”跨文化传播的挑战与创新/王仁忠
111 纪录片《一带一路》传播策略分析/闫东艳
■专题讲座:广播电视节目创新创优(二十六)
114 诗词融新乐 文化世代传
——《经典咏流传》的艺术创新魅力探析/孙宜君 张国涛
118 从《出彩中国人》看才艺真人秀节目的创新与坚守/李翔
■交流之窗
121 新时代国家主流价值观念的影像表征
——以2018年央视春晚为例/余艳青
124 浅谈记者在现场的重要性/黄思
126 二三线广电媒体生存态势分析/范晋榕
129《音乐传奇》对音乐文化传播的影响分析/唐丽佳
131 新媒体在舞蹈传播中的作用
——以《中国好舞蹈》为例/谢君
■广电观察
134 别让节目落入伪“真实”陷阱/赖黎捷
134 广播、电视、网络可以共存/石楠
■信息·数字·观点
135 组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等15条
�目创新创优(二十五)
115 创新电视主题报道要强化融合意识/周静
118《和事佬》:人民调解之路的成功实践/王健
■交流之窗
121 尊重新闻规律 搞好主题报道/何盈
124 从《我的电影梦》系列宣传片看媒体品牌构建/张鹏
127 企业品牌广告表现案例研究/王晓斌
131 以电视艺术形式呈现新疆双语教育成果/周媛园
■广电观察
134 中国广播电视话语的转变/刘宏
134 用工匠精神打造中国纪录片/郝国庆
■信息·数字·观点
135 加大整治虚假违法广告力度等15条